外泌體的起點
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細胞株並在適當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常用的細胞株像是幹細胞。當細胞融合度達到約70-80%時,需更換成不含外泌體的血清培養基(通常是通過超速離心去除外泌體的FBS)。在無外泌體的培養基中繼續培養細胞24-48小時,然後收集培養基,並放在冰上或4°C的環境中保存。
接下來,進行外泌體的分離。去除細胞碎片後,上清液轉移到超速離心管中,最後保留沉澱的外泌體。這還不是最後,為了確保加入保養品不會被稀釋掉,因此一定會做的就是「純化」,純化後的外泌體,可短期存放在4°C或長期保存於-80°C。
不過,到這還要繼續觀察,為了確認分離出的囊泡確實是外泌體,要進行多種表徵去確認。可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觀察外泌體的形態和大小,使用奈米粒度分析(NTA)技術測定外泌體的粒徑分佈和濃度,或通過Western blot檢測外泌體標誌蛋白,如CD63、CD81和TSG101等。
在整個過程中,需要保持無菌操作,避免污染。在離心步驟中,需確保樣品平衡以避免損壞離心機。外泌體的分離和表徵技術可能在不同的實驗室會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通過以上繁複的過程,可以成功地培養和分離外泌體。
細胞中的傳訊兵
大家都聽過幹細胞吧!幹細胞就是所有細胞的源頭,所以自然連外泌體都可以產生,很常看到有人詢問「幹細胞是外泌體嗎?」,不不不,外泌體與幹細胞可以說是同根,所以如果產出外泌體的是幹細胞,那這個就會特別營養,特別有功能!
它們像是細胞之間的傳訊兵,攜帶著蛋白質、脂質和核酸等重要信息,穿梭於不同細胞之間,進行重要的生物學過程。那麼,為什麼由幹細胞產生的外泌體如此特別呢?這主要是因為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由幹細胞產生的外泌體,由於幹細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含有更多促進再生和修復的因子,研究發現,外泌體可以促進細胞蛋白增生,老化皮膚再生!因此在醫學研究和應用中顯得尤為重要。
外泌體應用在肌膚的好處
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再生和修復能力,而由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攜帶了幹細胞的特性和功能。研究發現,幹細胞外泌體可以促進受損組織的再生,減少炎症反應,並加速傷口癒合。例如,來自間充質幹細胞的外泌體在皮膚修復中表現出色,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改善皮膚彈性,從而延緩皮膚老化。
細胞衰老是衰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外泌體在細胞衰老中的作用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研究表明,外泌體可以通過多種機制調節細胞的衰老過程。比如,外泌體可以傳遞抗氧化酶,減少細胞內的氧化應激,從而延緩細胞的老化。此外,外泌體中的microRNA也被證明能夠調節與衰老相關的基因表達。
外泌體技術已經被應用於抗衰老護理產品中。許多高端護膚品開始添加幹細胞外泌體,以利用其促進皮膚再生和修復的功能。這些產品表示可以減少皺紋,改善皮膚彈性和光澤,延緩皮膚的老化過程。
外泌體用於保養品臨床轉化挑戰
外泌體在治療中的應用展示了其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保養品的探究卻鮮少有人進行。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外泌體在基因治療、藥物運輸和再生醫學等領域的潛在應用。特別是利用外泌體進行保養品的新方法,這些技術有望減少護膚過程中的副作用並提高修復效果。然而,實現這些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如何確保外泌體在體內的穩定性和生物活性,以及如何精確控制外泌體的靶向性,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此外,外泌體的安全性和可能引發的免疫反應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在臨床試驗與轉化應用方面,推動外泌體技術的臨床試驗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將有助於驗證外泌體在實際醫療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為了加速外泌體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需要在臨床試驗設計和實施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設計合理的試驗方案並獲得權威機構的批准是這一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同時,商業化應用還需要解決生產成本、技術瓶頸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問題。克服這些挑戰,將有助於促進外泌體技術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造福更多對肌膚穩定有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