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早在科學史上就有相關記載。但直到2013年,德國科學家Thomas C. Südhof和兩位美國科學家Randy W. Schekman以及James E. Rothman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外泌體才逐漸在科學界嶄露頭角。這些科學家的成就為外泌體的研究開啟了新的篇章,引起了科學界對外泌體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
對於外泌體的研究,我們必須強調絕對不應該進行人體實驗,這是違法的。雖然外泌體在幾乎所有人體細胞中都存在,但最主要的來源是幹細胞,這些幹細胞有著多樣的分化能力,可以產生各種不同類型和功能的細胞,因此由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內容物更加豐富,功能也更為多樣。目前,外泌體的製造廠商主要都是從幹細胞中提取。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分為四大類,其中包括天然來源,如人體、動物和植物,以及人為加工的來源。例如,從人體脂肪中提取的間質幹細胞外泌體能有效減輕臉紅的副作用。在非人類動物中,像馬、雞、狗等也可以作為幹細胞的來源,研究表明能有效緩解異味性皮膚炎。此外,植物來源的外泌體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就從中藥材中提煉出活性成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用於醫學研究上很有貢獻。